熬夜到什么程度?医生划出4条红线
创始人
2025-11-06
0

熬夜引发的心源性猝死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,身体早就用各种方式发出过警告,只是很多人把它们当成了小毛病。


《生命时报》综合多位专家观点,总结熬夜时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。

熬夜到什么程度会发生猝死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霍晓川表示,熬夜本身未必会直接导致猝死,但它会让猝死风险飙升。如果出现以下4种情况,必须立刻停下手中的事,赶紧休息。

1 、连续3天以上,每天睡不足4小时

相当于让心跳在高速档连续运转72小时,心脏每跳一次,心肌细胞就会经历一次收缩与舒张的磨损。

正常睡眠时,心肌细胞能得到40%的修复,而当人体缺觉时,修复几乎停滞。有研究显示,这种状态下心肌耗氧会增加3倍、血管痉挛的概率提升至平时的5倍。


2 、通宵24小时后不补觉

曾有实验记录,健康成年人通宵后血压会剧列升高15~20毫米汞柱、血液黏稠度增加20%。此时哪怕只爬一层楼,都可能让心脏的负荷突破极限。

3、长期每天睡不够6小时

如果长期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,再叠加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。这些疾病本身就会损伤血管内皮,熬夜会让血压中的炎性因子增多,如果再叠加高血压、糖尿病等会损伤血管内皮的慢性病,会加速斑块形成。更危险的是,肥胖、抽烟,饮食重盐、重辣等因素会让斑块变得更脆弱,随时可能破裂堵塞血管。

4、熬夜+白天高压工作/运动

熬夜后交感神经本身处于亢奋的状态,若在被工作的压力、崩溃的情绪、剧烈的运动等刺激,去甲肾上腺素会瞬间飙升。

提醒

如果熬夜后累到起床都费劲,休息12小时后仍没有缓解,胸口像被巨石压住般闷痛,有时还会放射到左肩、下巴,莫名冒冷汗、手脚冰凉,伴随恶心想吐,走几步路就喘得厉害,感觉空气都不够用,这些都可能是心梗的前兆,此时坐下来休息,立刻拨打120,或许能救命。

熬夜时心脏“咯噔”一下危险吗?

有些人熬夜时可能心脏会突然“咯噔”一下,原本“咚—咚—咚”的心跳,变成了“咚—咚咚—咚”……


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医师杨伟表示,心脏工作时,提前出现一次跳动,之后停顿一下,就像是演奏舞曲乱了节奏,就被称为早搏,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。

早搏分功能性与病理性两种

功能性:常见于中青年人群中,大多数病理性诱因不明,往往在情绪紧张、激烈运动、过度劳累、酗酒等外因刺激下诱发。

病理性:早搏过于频繁,且伴有心慌、胸闷等情况,动态心电图显示每24小时有一两万次甚至更多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

判断早搏是否需要治疗,通常要先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,确认其类型和严重程度,还可考虑做心脏超声,看是否有明确的结构性病变。


正确应对方式是,戒烟限酒,不熬夜,不要久坐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。

饮食清淡、不过饱,少吃刺激性食物;少喝浓茶或咖啡,这些饮料会增加心肌兴奋性,易诱发早搏;多吃新鲜蔬果及鱼类,有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,预防心血管病;

定期体检,一旦发现有早搏现象,及时到医院就诊,以便查明病情,早预防、早治疗。

经常熬夜要养成7个习惯

对于工作等不可抗因素,长期熬夜的人,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薄世宁给以下建议:

熬夜要有规律

建议规律、固定时间熬夜,固定时间起床,白天一定要睡够,周末即使不上班也要保持这样的习惯。

熬夜时把房间灯打开,周围光线亮会让身体误以为是白天;白天睡觉时把窗帘拉严实。这样做有助尽快重置昼夜节律,重新打造生物钟,比颠倒加混乱的作息要好一点。

熬夜最好别吃宵夜

违背昼夜节律的进食,既会损伤糖耐量,同时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下降,增加糖尿病风险,而且这么晚吃也容易肥胖。

晚上熬夜实在太饿,尽量避开含糖饮料、高热量油炸食物,吃一些玉米、水果、牛奶、鸡蛋、全麦面包等,既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,热量又不会太高,对代谢影响比较小。

减少久坐

熬夜伏案工作者每工作2~3小时,最好站起来活动10分钟左右,减少下肢血栓的形成。

及时补觉

如果没有大段时间补觉,午觉一定要安排上,其他时间得空就眯一会,哪怕十分钟也有效。

调整饮食

睡眠不足容易损害皮肤功能,加速皮肤老化,出现皱纹增加、色素分布不匀、肤色暗黄等状况,所以熬夜后要补充抗氧化物质。

深色蔬菜如紫甘蓝,浆果类水果如蓝莓、草莓,以及核桃、绿茶等含量都很丰富,可以适当多吃一点。

适当运动

白天补觉后,精力充沛情况下,可以适量运动,能降低熬夜带来的负面情绪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。

足量饮水

熬夜第二天要多摄入水分,以保持身体的代谢。也可喝些能轻度缓解压力、安神助眠、增加饱腹感的饮品,如淡茶、蜂蜜水、红枣水、绿豆汤等。


【版权声明】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侵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masing@138687.com 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资讯

正常血压值 生理指标正常血压值是反映人体血液循环状态的核心生理指标,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处于健康范围的数值。根据19...
早搏 早博(心脏早搏)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中出现的提前跳动,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。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,由熬夜...
护“心”过冬你需要……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,注意保暖、规律饮食、适度运动、监测健康指标是保护心脏的关键。寒冷易导致血管收...
为什么献血400没有影响失血4... 献血400毫升与失血400毫升对身体的差异,主要源于两者发生的场景、速度和身体反应机制不同。 健康人...
这种一直被低估的“国民廉价鱼”... 秋意渐浓,正是带鱼丰腴肥美之时。它味道鲜美,除了中间一根清晰可见的主刺外,鱼身几乎没有恼人的细刺。并...
熬夜到什么程度?医生划出4条红... 熬夜引发的心源性猝死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,身体早就用各种方式发出过警告,只是很多人把它们当成了小毛病。...
儿童换牙顺序 儿童换牙顺序通常从6岁左右开始,持续到12-13岁,遵循“下颌早于上颌、前牙早于后牙”的规律。乳牙脱...
医生提醒:这3种炎症,拖着不治... 19世纪60年代,一位德国病理学家观察到癌变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白细胞。白细胞是身体炎症反应的一部分,它...
体内有癌,手指先知?这些症状可... 体内有癌,手指先知?这些症状可能是癌症信号手指作为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其异常变化往往能提前预警潜在疾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