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换牙顺序
创始人
2025-08-29
0

儿童换牙顺序通常从6岁左右开始,持续到12-13岁,遵循“下颌早于上颌、前牙早于后牙”的规律。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交替进行,具体顺序为:下门牙→上门牙→下侧切牙→上侧切牙→第一磨牙→尖牙→第二磨牙,个体差异普遍存在。

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顺序

1.下中切牙(下门牙)

通常在6-7岁最早脱落,恒牙紧随其后萌出。部分孩子可能在5岁或延迟到8岁,均属正常。

2.上中切牙(上门牙)

脱落时间略晚于下门牙,约在7-8岁完成更换。若乳牙松动过早(如4-5岁),需排查外伤或龋齿影响。

3.下侧切牙与上侧切牙

下侧切牙多在7-8岁脱落,上侧切牙在8-9岁完成更换,恒牙萌出后可能出现轻微不齐,后期可能自行调整。

4.第一磨牙(六龄齿)

约在6-7岁直接萌出(无乳牙脱落),位于乳磨牙后方,是恒牙列的关键牙齿,需重点防龋。

5.尖牙(犬齿)

乳尖牙脱落较晚,上下颌分别在9-12岁更换,恒尖牙萌出后可能因空间不足导致拥挤。

6.第二乳磨牙

最后脱落的乳牙,约在10-12岁被前磨牙替换,同时第二恒磨牙在11-13岁萌出,完成大部分恒牙更替。

常见异常情况与注意事项

乳牙滞留:恒牙已萌出但乳牙未脱落,需及时拔除,避免牙齿排列不齐。

恒牙萌出延迟:若超过正常年龄1年以上未换牙,建议拍片检查是否先天缺牙或牙床异常。

牙齿拥挤或错位:换牙期轻微不齐可观察,若12岁后仍明显异常(如“地包天”),需正畸干预。

口腔护理:换牙期需加强刷牙,尤其注意清洁六龄齿;避免舔牙、咬硬物等影响牙槽骨发育的行为。

关于换牙年龄的个体差异

儿童营养、遗传、乳牙健康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换牙时间。例如,营养均衡的孩子可能换牙较早,而乳牙龋坏严重或早失可能扰乱恒牙萌出顺序。家长无需过度对比同龄孩子,定期口腔检查(每3-6个月)比单一时间点更重要。

恒牙完全萌出后(除智齿外),需通过窝沟封闭、涂氟等手段预防龋齿,并培养使用牙线的习惯,为终身口腔健康奠定基础。


【版权声明】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侵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masing@138687.com 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上一篇:正常血压值
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内容

热门资讯

早搏 早博(心脏早搏)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中出现的提前跳动,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。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,由熬夜...
正常血压值 生理指标正常血压值是反映人体血液循环状态的核心生理指标,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处于健康范围的数值。根据19...
儿童换牙顺序 儿童换牙顺序通常从6岁左右开始,持续到12-13岁,遵循“下颌早于上颌、前牙早于后牙”的规律。乳牙脱...